管理托起“安居梦” 服务助力...
管理托起“安居梦” 服务助力“惠民生”

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住房牵动着城乡居民的心,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济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作为,主动服务,深入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全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中心,一项项保障民生的创新举措,一笔笔增进民生福祉的资金发放,化为百姓心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扩大制度惠及面百姓安居更乐业

  取之于民,惠之于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一项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的政策制度,对于增强人民群众购房支付能力、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幸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要义,便是为千家万户带来福祉。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济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新增归集额33.6亿元,新增建制人数4.98万人,累计提取19.14亿元,累计为9208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5.19亿元。截至2021年8月底,个贷率为82.12%,资金使用率达到90.03%。

  一个个数字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功能的具体表现。

  住房公积金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把用好用足住房公积金,发挥公积金制度优势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全力保障民生、服务群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我们部门虽小,但责任重大,必须在彰显住房民生保障功能上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用心用情写好‘安居’民生答卷,让缴存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济源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森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加强宣传引导,上门督促,积极推进制度扩面,努力实现应建尽建、应缴尽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参与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达22.46万人,五年新增缴存开户4.98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股份制企业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部分民营企业及合同制、聘用制、代理制职工已纳入或逐步纳入。不仅如此,住房公积金缴存已经向城镇有稳定收入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积极拓展。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让越来越多群众共享公积金“互助低息”带来的实惠,提前实现安居梦,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群众的心声。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干部职工不曾懈怠,他们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公积金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用心用情去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住房公积金服务窗口不仅代表着政府形象,更是城市文明的刻度。如何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如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智慧政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入手,坚持手续便民、政策惠民、服务亲民,优化业务流程,精细化服务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行一次办、就近办、简化办、马上办、网上办,群众查询、办理公积金业务更便利、快捷;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建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全面实施归集、信贷、提取业务综合办理,实现总体业务量均匀分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适时推出延时服务、绿色服务,公积金服务更温馨,群众的体验感进一步增强。

  为应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变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适时调整多项归集、提取、贷款政策,放宽“冲还贷”业务准入条件,将两年的正常还款时间缩短为一年,办理“冲还贷”后,每个月公积金账户余额自动冲抵公积金贷款,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同时推出整万冲抵贷款本金业务,允许借款人及共贷人使用公积金账户缴存余额提前部分还款或全部结清贷款本息,为公积金贷款还款申请人提供极大便利;降低偿还商贷本息提取准入条件;重新开通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提取;优化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提取申请材料等,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适时调整,让住房公积金政策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推行“智慧公积金”全面迈入“一时代”

  过去市民提取公积金要花费一定时间,如今能够实现实时到账;过去异地办不了的业务通过“一网通办”“全豫通办”和“跨省通办”就能轻松实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智慧服务,逐步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和“线上线下双融合”的服务模式,满足了缴存职工的各类业务办理需求。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以PC端和手机端为载体,陆续开通短信、微信公众号、支付宝、豫事办、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大力推行公积金业务网上办,实现了公积金服务从局部到整体、从线下到线上、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通过完成“双贯标”,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全面标准化;通过全国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通过建设“住房公积金智慧大厅”项目,公积金服务窗口顺利进驻第二行政区市民之家,构建了“窗口人工服务+智慧大厅自助服务+综合服务平台线上服务”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格局;通过与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对接,实现了业务办理“好差评”在线评价,陆续与“洛阳都市圈”区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省政务服务平台、“豫事办”、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等系统对接,主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达到了“一窗受理、全网通办”的成效,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缴存职工,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前,缴存人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信息,不出办事大厅即可收到已办理提取或贷款的还款信息。五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办理网上业务214万件,网办业务办结率达92.64%,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学史力行办实事安居保障谱新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合公积金管理具体工作,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谱写了新时代安居保障有力度、群众生活有温度的崭新篇章。

  “安置房能提取住房公积金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范围,支持列入政府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安置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为棚户区改造对象提供资金支持,提升他们的住房消费能力。2021年,共为169名棚户区改造职工完成提取业务,累计提取1201万元。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可是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没有电梯,上下楼依旧不方便。如果要加装电梯,每户均摊的费用较高,实现起来着实不易。民有所呼,就有所应。为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资金难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支持列入示范区管委会或住建局计划的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断增强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保障与服务两大主题,实现政策惠民,转变服务理念,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范围和保障范围。支持外来投资企业职工来济异地贷款,对于贷款职工所在企业在济源有投资项目的,无论缴存地是否在济源,均予以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济源吸附力;通过将农村干部、养殖、种植大户纳入公积金自主缴存范围,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停缴单位的督促检查力度,今年以来,重新为368名职工恢复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本真的诉求和最深切的渴望。服务群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是动力,更是压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答卷”,永远没有最后一题。“我们将用心、用情解答好保障和服务民生的每一道题。”王森说。